钢琴、绘画……不少家长都不惜重金让宝宝早早参加各种培训班;相反,孩子发呆、多动,就会被认为不聪明或是有什么问题。成人社会的竞争压力,也被过早地延伸到宝宝的早期发展和教育中,但由于家长缺乏对宝宝学习能力的正确理解和认识,用统一的“成才标准”去强制孩子学习,很多做法不利于宝宝的成长发展。 针对这种日益普遍的社会现象,由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分会牵头,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全球著名的婴幼儿营养品制造商惠氏公司携手合作,创办了华南地区首家“金宝宝学能发展中心”,8月1日在广州成立。作为“金宝宝学能发展中心的资助方,惠氏中国营养品部助理副总裁张国华表示:“与医院合作成立‘金宝宝学能发展中心’,就是希望通过专业人员,从营养和培养两个方面来积极探索和研究提高婴幼儿学习能力的模式和方法,填补我国婴幼儿学能发展领域的空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金宝宝学能发展中心主任邹小兵教授指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从新的角度来认识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而不是一味用共性的规则去要求他们,正确认识孩子的学能并给予他们及时的帮助。同时,他指出目前婴幼儿学能发展存在以下诸多误区: 误区一:孩子发呆就是有问题 如果妈妈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一般都会认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者是在浪费时间。对此,邹小兵认为,孩子发呆也是一种学习,尽管可能本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也是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中。 邹小兵介绍说,学习分为“外显性学习”和“内隐性学习”,前者表现为学习英语课程,学习某项技能等,后者则是一种无意识学习。他还说,其实,在我们觉得什么都没想的时候,大脑也是在储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是不是用意识去努力地实行而已。 因此,家长应该理解孩子,了解孩子个性、气质特色,顺应其自然天性发展,为其创造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 误区二:“迷信”智力测试 圆圆快3岁了,在说话、运动、背儿歌、数数等许多方面与同龄宝宝比起来,似乎差一些。妈妈很着急,买了好几本智力测试和智力开发的书来锻炼宝宝,后来带着圆圆去检查,看看是否有智力问题。结果在测验时,宝宝的某些能力没有表现出来,不愿意开口发声、没有能好好爬楼梯;面对着很低的测试分数,妈妈就懊恼不已,不知道是否还要再测试一次。 “智力测验只能了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据这个分数而贴上‘笨孩子的标签’,那么就会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对这些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伤害。”邹小兵指出,目前很多智力测验已经落后于心理学的发展实际,只能测出孩子的一部分能力,家长一旦知道孩子智力测验的分数低,就容易产生放弃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笨,从而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很可能因此而抹杀了他们在其他能力方面的发展。 孩子的能力系统是多方面的,不应简单地以一次的测试成绩判断他的智力,也不要因为一两个方面能力的薄弱,而否认了孩子的整体能力;相反,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综合能力并根据孩子的个性,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毕业于哈佛医学院的美国权威学能专家梅尔.列文化博士,经过30年的临床研究与观察,提出了八大学习模式,既由注意力、记忆、语言、空间排序、时间排序、运动、社交和高级思维等八大系统组成。很少有孩子面面俱到,关键是发现孩子的优势与劣势,不要将孩子劣势扩大成“问题孩子”,而是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的发挥与克服。 误区三:“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学一件事情比别的孩子速度慢,到了一个新环境很长时间不适应等,这些行为都容易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笨孩子”的表现。邹小兵教授介绍说,这些都是适应性低的表现,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只是这类孩子的一种行为方式。 邹小兵还举例说,“慢孩子”可能学一首诗的速度比较慢,但他们一般相应地会记得比较牢、比较久,这是他们学习事物的一种习惯方式。而且,这些“慢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具备其他“快孩子”没有的优势——在遇到不良刺激比如吸毒、偷窃等诱惑时,不像那些接受快的孩子一样容易改变,而是抱着审视的态度去接受。国外学能专家还建议家长让孩子学会控制节奏,慢慢去想慢慢做一些事情,这个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怎么去控制他的行为和一些语言的节奏。 误区四: “爱动”的孩子都是“多动症” 课堂上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安静地听课——这应该是所有老师都很喜欢的课堂气氛,但这基本是不可能的,总有一些孩子会说说话,做做小动作等,来扰乱课堂秩序,这些孩子往往被老师认为是有多动症的。 以列文博士八大系统理论,这类孩子其实是属于运动机能占优势,故喜欢用肢体代表语言。所以,并不是所有“爱动”的孩子都是真的患有多动症。有的孩子比较聪明,听老师讲了一半课程,就已经掌握了基本要领,知道下面该讲什么了,感觉无聊便开始做做小动作什么的。对于这类孩子,老师和家长更应学会了解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比如,老师可以在孩子感觉无聊时提问个问题,夸奖一下,调动其兴趣继续听下去。 其实,注意力集中有问题的孩子往往创造力非常的强,因为这些孩子经常做白日梦,经常有一些新的想法出来。比如美国一些大公司的总裁通常都是创造力非常强,但是通常他们都会有一些注意力的问题。一些注意力有缺陷的孩子,通常有冲动的表现,在学校就会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批评。这样我们往往会忽略了他本身的创造性,正确的方法是要让他认识到自己存在着创造性,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有注意力方面的问题,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让他在今后做得非常成功。 开发宝宝“学能” 不要忽略向医生取经 邹小兵教授认为造成以上诸多育儿误区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广大父母对宝宝未来发展的期望越来越高,但是由于缺乏对宝宝学习能力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强制学习、拔苗助长和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等现象比比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