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把付”到按揭的购房方式,中国的消费者经历了一个从陌生到犹豫再到认同的过程,现在,按揭买房子几乎成了消费者的首选方式。然而,相对“按揭”已经非常成熟的房地产市场,汽车市场的“按揭潮”迟迟不能到来,究竟是什么因素在制约消费者按揭购车呢? ■消费心理不成熟 在美国,贷款购车的比例已经达到80%%至85%%,而在中国,这个数字只有10%%左右。 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消费者购车时“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 我国消费者一般都是钱攒够了一次性付款购车,而真正愿意采取贷款购车的还是少数,特别是面对不断浮动的利率和繁杂的手续,更是限制了消费者贷款购车的热情。“相对于‘生活必需品’——房屋,汽车仍然被认为是一种易耗的‘奢侈品’消费。”上海通用华兴新世纪专营店市场部经理杨潇认为:“在衣、食、住、行这四项中,‘住’排在‘行’前面,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国人对生存需求的理解。‘钱够了就买,不够就接着攒’,汽车作为一个消耗品,大多数消费者是抱着‘量力而出’的心态在消费。这就为按揭购车带来了一定的阻力,而只有当消费者真正理解按揭购车的优势,将按揭购车作为一种购车的常态行为,汽车信贷才能真正普及。” ■信用制度不完善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表明,2004年6月底,汽车类消费贷款余额为1833亿元,同年9月底就下降到1600亿元,净减少233亿元。汽车金融信贷直接从业机构危机的预警大面积增加,四大国有银行占坏账总量80%%,保险公司账面损失达1000亿元。可见,信用体系不健全,消费者诚信意识淡漠,对按揭购车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按揭购车必定会成为汽车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但关键是要尽快建立良好的信用管理制度。”长安福特福腾专营店市场部经理杨帆表示,“目前中国的信用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国外有健全的信用管理系统,信贷的流程管理可以通过信用评估的相关软件来完成。而且,在信用制度已经非常成熟的发达国家,‘信用’已经成为人们生存的根本,一旦出现不良信用记录,当事人在社会上就步履维艰。而良好的社会信用,可以大大减少按揭购车的风险”。 ■“降价”打击按揭者信心 近年来,随着中国车市的不断发展,竞争日趋激烈,汽车价格,特别是“兵家必争之地”的中级和中高级车市场的车价不断下挫,甚至在一年高达10%%以上的降幅也不算稀奇了。东风日产佳益专营店市场部经理王剑锋表示,对于按揭购车的消费者来说,计算利息的基准价格不会因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贷款利率也在不断变化。几年下来,当消费者还完按揭购车的所有费用时,不但得不到汽车降价带来的好处,算下来还要亏出去不少。因此,车市价格的不稳定,贷款购车的消费者心理不平衡了。按揭购车的消费者本来就觉得分期付款比“一把付”多出不少利息,车价一降,这种差距就更明显了。眼睁睁地看着别人低价提车,心理肯定会不平衡,这就让消费者在选择按揭方式时犹豫再三。 ■渠道不健全 另一个阻碍按揭购车普及的重要原因是按揭渠道不健全。“手续多、麻烦”是很多按揭购车者的共同感受,消费者在办理按揭购车时不但得提供身份证外,还得提供户口本、收入证明、居住证明、结婚证等相关证明,这些都让按揭购车的消费者感觉繁琐无比。如果说利率的不断降低能够刺激那些看重利息的消费者,那么手续的简化将有效地说服那些怕麻烦的消费者。本报记者 刘澎 银行车贷之变化 较之到汽车金融公司贷款,大家对到银行进行车贷比较熟悉。但其实,银行的车贷业务在这几年内也经历了发展、停滞、恢复、创新几个阶段。“2002年的时候,银行的车贷已经发展起来了。”招商银行西安分行个人资产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但到2003年左右,大多银行的车贷业务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该工作人员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当时的车贷模式下,银行对客户并不直接了解,埋下了很多问题;二是保险公司提供的违约险也停止了,这就使得银行的放贷风险大了许多,因此银行的车贷在2003年后就几乎停滞了。“其实,银行一直都看好车贷的市场前景,只不过都在寻找一种合适的模式来有效地降低自己的放贷风险。”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招商银行找到的模式就是基于2003年推出的第一代直客式车贷而改进的新一代的直客式车贷。这种直客式车贷,因为银行直接接触客户,了解客户的第一手资料,所以首先降低了一些风险。现在,我们第一代车贷推出时的那些还款记录良好的优质客户都到了该换车的时间,这部分客户的风险自然要较一般人低了。” 新一代的直客式车贷与第一代的车贷有了较多的变化和创新:“首先是有了快速提车通道,客户提车的速度加快了。然后就是省去了落户费、续保押金、滞保押金等费用。”该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产销量将不断增加,车贷的市场也必然随着增大,各银行必定会针对市场进行改变,拿出更吸引人的车贷产品。
|